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,大家好,我是叶秋金多多,一个有趣有料的AI科技投资者。
上周以来,AI算力进入巨幅震荡区间,今天继续暴跌,原因何在呢?
1、老登买酒顶
周末最火的莫过于老登买酒这个梗。
买方大佬:一个零部件公司不可能达到几百亿的年利润,质疑线性外推的合理性。
通信卖方怒怼:买你的白酒去吧,老登。
有人类比为21年的你算老几事件,彼时电子首席怒喷中芯国际负责人你算老几。
一周后,市场风格切换,基建白酒反攻,半导体大跌。
这种类比不够严谨,纯粹是为了看空而看空。
21年市场疯狂炒作半导体,国产替代预期很强烈,估值普遍百倍,并且彼时是卖方首席怒怼业内专业人士。
一周后确实风格切换了,但几个月后白酒、半导体、医药、新能源全都崩了。
这次事件更类似上半年某医药基金经理看空创新药。
上半年创新药飙涨金多多,6月5日某医药基金经理怒喷:创新药这位置大部分公司估计都见了未来三五年的顶,这波创新药的泡沫程度远超上一轮CXO热潮。
提示风险后,创新药的确回调了几天,但随后暴力反弹40%再创历史新高,翻倍股更是层出不穷,如果你真信了基金经理的话,那么你现在肯定要骂娘。
有意思的是该医药基金经理近3年还亏10%,跑输同类,更是大幅落后沪深300,而今年港股创新药ETF大涨113%。
真相大白了,该基金经理踏空了创新药,基金规模不断缩水,内有业绩压力,外有渠道压力,不得不发泄一下情绪,唱空创新药泡沫巨大,为自己辩解以及安抚一下客户情绪。
再看一下买方大佬,今年几个产品业绩12%,跑不赢大盘和沪深300,远远不如创业板的37%。
牛市跑不赢指数,客户端压力山大,怒斥市场投机炒作+科技股泡沫巨大,安抚客户,自我辩解,合情合理,符合人性,无可厚非。
资本市场,业绩不行是原罪,与其看空唱空踏空,不如专注自身,提升业绩才是正道。
老登买酒顶更多是一种调侃和戏谑,只是短期情绪扰动,并不会影响产业趋势。
2、本轮科技回调的真正原因
本轮科技股普遍回调的真正原因是JG持续降温。
导火索是828寒武纪主动披露年度营收金多多,提醒股价炒作风险;
紧随其后是中芯芯原东芯等国产算力集体停牌;
然后是寒武纪要降低科创板权重,从15%降低到10%;
接着是上周四的BBG吹风遏制投机炒作;
最新则是今天的吹风,基金极致抱团科技赛道,流动性风险须提前预防!
一系列降温举措下,叠加剧烈的股价波动,市场炒作情绪瞬间冷却。
7月以来,科技股加速上涨,不拥抱就没有超额,极致抱团过后,拥挤度太高,筹码结构不佳。
这波一两个月翻倍的大票比比皆是,不符合慢牛基调,急需降温,预防一下流动性风险。
科技股场子凉下来后,市场肯定会挖掘更多低位经营预期改善的方向,比如近期崛起的储能、固态电池、机器人、可控核聚变等。
说实话这些产业属于典型的远期星辰大海,但短中期看不到大的业绩兑现,很容易A回去,资金容量有限,持续性可能比较一般,追高很容易挨打。
3、主线顶部=牛市顶部
省大跟我共鸣了,主线真见顶后,不是牛市扩散的开启,而是股灾的开启。
不仅2015年如此,2021年也是如此,消费医药新能源等牛市主线见顶后,A股进入惨烈的4年大熊市。
如果这里确认算力历史大顶,那么该思考的不是如何高切低,而是牛还在不在的问题。
我暂时倾向于短期良性调整,消化一下过高估值和亢奋情绪后继续轻装上阵。
一边是其他成长细分补涨20%-30%,一边是科技成长回调20%-30%,两相对比,科技股的性价比又起来了。
本轮牛市,市场95%的涨幅靠的是估值驱动,5%靠的是盈利,估值已经涨到中枢位置。
3800点这个位置想要进一步走强需要更多业绩驱动。
科技成长是少有的业绩驱动板块,逻辑好,业绩好,容量大,辨识度高,指数后续突破还得靠科技成长大票驱动。
如果低估值高成长的科技股持续下跌,而没有业绩支撑的高估值题材股持续飙升,那才是真正的投机炒作。
总之,5个交易日,3根大阴线,短期算力顶部,波动加大,无关产业趋势和基本面,纯粹情绪走冷筹码走坏,不适合没有成本优势的人参与。
不可否认的是近期AI景气度不断上修,只是短期涨太快,不符合慢牛基调,大棒敲打一下,情绪冷却过后,后续靠着业绩不断兑现还会继续新高。
最后,质疑老登,理解老登,成为老登是每个人的宿命,牛市多挖牛股赚钱,少点内卷和吵架,收益会更美好。
点赞星标叶秋,投资不迷路!
风险提示:以上仅为个人投资思考和记录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交易金多多,风险自负!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